【专家论点】巩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路径_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

【专家论点】巩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路径

2025-08-06 15:50:31  浏览:8566  作者:管理员

导读:本文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案例分析,旨在为中小微企业和创新主体提供实用指南。内容涵盖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战略意义、当前政策与执法趋势、企业面临的典型困境、以及实操保护手段。通过真实案例揭示维权难点与解决路径,并强调技术赋能和刑事保护的高效价值。突出知识产权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发展质效。


作者介绍:

【专家论点】巩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案例分析

巩昱

中国未来研究会企业未来研究分会副秘书长

《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障研究》课题组秘书处



背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战略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地位


知识产权保护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对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性经济新体制。”


【专家论点】巩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案例分析


当前,我国约6000万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99%,贡献GDP总量的60%、税收的50%,并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

开发。这些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解决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关键途径,更是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国际竞争关键要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初期,年度国际专利申请量仅约100件,2023年激增至7万

件,成为全球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专家论点】巩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案例分析


PCT国际专利、外观设计和商标申请量稳居世界前列。最高法数据显示,2019-2024年知识产权法庭审结案件17638件,涉外案件占比

10%且年均增长28.6%,凸显国际竞争的加剧。


政策及发展趋势


国家政策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显著强化。《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

原则。配套政策如《知识产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加强创新和保护成果,并优化公共服务。

《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围绕制度完善、保护强化等七大方面,部署118项任务,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


执法司法革新


《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取消“拘役”、“管制”等轻刑,延长有期徒刑期限;新增服务商标保护;衔接《著作

权法》,覆盖邻接权和信息网络传播规制;将侵犯商业秘密罪由“结果犯”转为“行为犯”,并增设“商业间谍罪”。


【专家论点】巩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案例分析


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已建成125家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审结周期缩短40%。


技术赋能趋势


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审查和保护领域的应用,有利于推动知识产

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区块链存证司法认可:2020年10月22日,蚂蚁链发布了一站式数字版权服务平台。帮助图虫社区完成3655万张图片上链存证,高效维权。


“剑网2025”专项行动打击网络侵权:通过集中整治网络文学、音乐、视频、游戏、动漫等领域的侵权盗版问题,通过重点监管和预警保

护,规范版权市场。


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典型案例


民事维权困境


案例: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与厦门希科自动化有限公司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


本案历时近6年,涉及行政、司法、确权多重程序,入选最高法2020年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折射问题:程序滥用、司法行政衔接漏洞。


据统计:超30%专利诉讼因无效宣告中断。


行政执法局限


案例: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查处侵犯ORAL-B注册商标专用权行政处罚案


本案罚款仅21.23万元,而侵权方网店单月销售额即超百万,罚款不足月收入1/5,威慑力有限。


本案痛点:跨区域执法难、违法成本低于维权成本。


违法成本低廉:仿冒牙刷头成本仅2-3元,贴牌后售价达几十元,利润率超1000%。


维权成本高昂:权利人需跨省公证、鉴定、诉讼,综合成本超50万元,且周期长达6-12个月。对比刑事程序,行政处罚对侵权方资金链

影响微弱,威慑不足。


小微主体特殊困境


我国中小微企业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多重困境。创新意识薄弱,生存压力下忽视知识产权核心价值;维权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员导致纠

纷应对被动;执法威慑有限,胜诉企业仍面临市场损失;国际竞争受阻,海外布局薄弱易受打压;维权渠道匮乏,难获优质专业服务;

知识产权海盗威胁加剧,恶意诉讼及抢注手段频发。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企业名称与品牌保护:名称核准时检索商标数据库;海外市场提前布局国际注册,防抢注。


商标权多维防护:覆盖核心及关联类别;图形商标同步版权登记;利用预警平台监控近似商标;电商平台定期关键词检索,即时投诉侵

权链接。


著作权与技术资产保护:开发完成30日内登记版权;委托开发合同明确著作权归属;代码提交前开源协议合规审查。


域名与媒体账号保护:定期核查域名WHOIS信息;官方账号名称与商标一致;自媒体内容定期存证。


构建刑事报案流程:针对民事维权周期长问题,建立“刑事直通”路径,使用证据包和损失测算模型。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实战案例


【专家论点】巩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案例分析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召开的《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障研究》课题研讨会上,课题组专家巩昱以一家大型出口家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工作为例,结合“三步刑事直达法”和成功经验,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升级建议。首先需建立动态商标使用证据库,防范“囤积商标”指控

并支撑维权举证,对每件商标的出口报关单、销售合同/订单、广告物料等材料存档,固定组合证据,每季度审计更新。另外,将监测重

心转向货值大于5万元、链条完整(生产-仓储-销售)的团伙侵权,放弃零散侵权的小规模追责,发现侵权行为要在72小时内完成固证与

损失计算。最后,对“囤积商标”等污名化攻击,采取民事索赔+刑事报案并行,追究恶意举报者法律责任。


【专家论点】巩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案例分析

“三步刑事直达法”


趋势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强化技术赋能,支撑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