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90年代时期,什么产品都能轻松卖出去。这是因为刚刚改革开放,市场上基本所有商品都供不应求。在这个时期的生产经营者只要埋头生产,靠规模就能迅速盈余和发展。
但在改革开放20多年以后,很多之前短缺的商品逐渐开始供大于求,市场也逐渐从“量”的满足开始转化向“质”的需求。大批同类商品的出现,使消费者开始可以挑选商品:挑选价格低或商品质量好的,又或者挑选别人也在用的。
此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企业砸钱投放电视广告,通过电视广告的强大覆盖,使商品品牌快速推向全国,成为全国性品牌。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主要考虑的是自己之前是否买过,是否熟悉,或者别人是否也在用,因此一个新品牌想要让消费者认可购买,就必须要斥巨资并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广告宣传,让消费者了解新产品。
但生产经营者很快发现:电视广告投入资金越来越多,但是效果却越来越差。此时的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生产经营者的产品在宣传时必须越来越真诚。
❂质量是否有保证?-“福田汽车”零配件,民族品牌、质量保证。
近1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产品生产经营者需要认识到市场营销中三个重要的变化:
一、渠道为主导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的心比流量更重要。
渠道固然是最后成交的重要一部分,但即使有了很多的渠道但成交比例依然很低。原因是没有给到消费者一个买你产品的理由!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内心,给消费者想要的,比流量更重要。
二、复购率比单纯的销售额更重要。
传统的生产经营者盲目追求销售额而忽视回头客,目前在广告效果差、费用却很高的环境下,一个回头客的价值远高于销售10个产品!
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好产品之所以因为好,需要给消费者选择购买你产品的理由。
用质量好的产品举例,首先需要清楚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的认知包括哪些?
1、品牌、包装、感官等,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直观地体现给消费者。
2、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给消费者展示产品的检测报告等第三方认证来证明。
3、产品的生产过程决定了其最终的质量,给消费者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直接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展示给消费者看,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这点往往被很多生产经营者所忽视。
我们以“星风尚”蓝色妖姬口红为例:
第一步:记录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第二步:在产品包装上贴上“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标识”。
第三步:消费者在购买时用手机扫描标识二维码,展示出企业和产品的相关信息。
这个“会说话”的产品会让消费者对产品以及生产产品的企业有了更多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营销本质是对人性和理解和把握。
产品如人:用你优异的“个性、气质”吸引对方,用你的“真诚”让对方产生信任。于是一回生、二回熟,最终成为“忠诚的朋友”。
全国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验平台已经在全国30多个城市、800多家企业、3000多款产品开展追溯应用工作,涉及的行业有农副产品、食品、消费品、酒类、化妆品、服装、陶瓷、工业产品、电商平台、微商行业等领域应用。